掌趣新闻
|News List
主页 > 掌趣动态 > 掌趣新闻 >

毁童年易 续经典难 国漫IP手游应抓准粉丝深层需求

来源: 官方  作者: 掌趣科技  时间: 2015-03-19 11:00

伴随国内移动游戏市场愈发成熟,同质化竞争加剧和创新门槛的提升使得IP正逐步成为评估一款游戏产品潜力的重要维度。在其联动作用下,动漫、影视、文学等多种文化创意产业也搭上了手游爆发的“顺风车”,增长势能强劲。近期,各大游戏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方兴未艾的国漫产业,国产原创动漫IP似乎正在迎来春天。

作为最早一批由国漫改编的手游产品,《我叫MT》和《秦时明月》无疑成为了行业标杆。有了先行者的成功做背书,2015年曝光的国漫IP手游包括:掌趣科技《画江湖之不良人》、蓝港互动《十万个冷笑话》、巨人移动《黑猫警长2》、热酷游戏《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

 

为何国漫IP备受青睐?

国漫IP越来越受到游戏企业重视首先得益于动漫和游戏在文化属性上的高度契合,两者协同作用下,粉丝经济价值能够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长久以来,国漫IP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动漫IP。虽然诸如《火影忍者》、《海贼王》等知名日漫拥有数以亿计的庞大粉丝群体,然而高昂的海外版权费用和多重限制以及层出不穷的山寨、换皮之作,极大地摊薄了这些IP的商业价值。相比之下,国漫IP无论在性价比还是独占性上都友好得多。

 

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视频网站兴起,国产动漫逐渐从依靠电视媒体输出转向线上传播。不受限于电视台体制的诸多限制,国漫IP一边在曝光量激增的同时,也在努力去除“低幼化”的标签。并且,随着技术和理念的进步,很多国漫产品已经展现出世界一流的制作水准,赢得了数量可观的忠实拥趸,而这些都是可供转化的潜在手游玩家。

 

国漫IP粉丝经济价值几何?

既然是通过IP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手游产品导量,那么国漫IP所覆盖的受众用户群体就成为手游厂商的掘金地。由于行业发展的特殊性,知名国漫IP出现了一个时间上的断层,体现在改编手游上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托传统电视媒体播放的经典动画IP,如《黑猫警长》、《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另一类则是近年来凭借互联网视频大热的网络剧,包括《我叫MT》、《秦时明月》和《画江湖之不良人》等。

不得不说,就目标人群定位而言,传统动画IP事实上略显尴尬。这类动画大规模投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影响多为80后人群的童年光阴。经过二三十年沉淀,当年盯着电视机不放的小伙伴们早已转向了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型娱乐业态,未必能被简单的归为传统动画IP“核心粉丝”,因而其用户的手游转化率恐怕也要打一个折扣。相比之下,新兴国产动漫网络剧的用户行为画像就显得更为清晰,用户评分和播放量都可以直观反映出IP的受欢迎程度。以《画江湖之不良人》为例,优酷网5万人评分给出了9.6高分,在剧集仅仅播放了不到一半的情况下,累计播放量便已高达3亿次以上,被媒体称之为“大陆动漫产业的新锐标杆作品”,市场前景广阔。

 

IP是把双刃剑,把握粉丝诉求是核心

虽然国漫借势手游一举成为IP领域的新秀,然而风光背后的IP“通病”却也值得警醒。由于国产动漫的本土文化更接地气,国漫IP往往给游戏开发商营造一种人尽皆知的错觉,过于迷信IP的品牌影响力而导致疏于产品品质打磨和深度玩法创新的案例比比皆是。就像最近市场上饱受诟病的跑酷类手游,随便换个IP就能包装成一款全新的产品。毫无诚意的粗制滥造和换皮之作,终将沦为粉丝口诛笔伐的“毁童年”反面教材。

 

另一方面,伴随市场成熟度的提升,玩家对于手游的辨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IP的粉丝对于手游的熟悉度也在不断提高,IP粉丝们已经不是之前那种“人傻钱多速来好忽悠”的人群了,他们已经对手游的类型、核心玩法、画面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数不少的国漫IP的“铁粉”对于作品甚至有着不输于原作者的理解,这就要求手游开发商不仅要从技术上实现对动漫IP幻想设定的支撑,对原作世界观、剧情等元素进行深刻探究,还要在核心玩法上狠下功夫。掌趣科技在《画江湖之不良人》手游立项前期,就围绕该IP的动画粉丝做了一系列调研,粉丝们明确表示不希望手游产品是卡牌类型,他们更希望这款手游能够强调动作性、更强调PVP玩法,美术方面更强调在细节上的表现力。

基于动漫IP粉丝的反馈,《不良人》手游将核心玩法定为即时PVP玩法,并首次采用掌趣自主研发的基于Unity3D深度优化的GOEngine引擎制作,实现了实时阴影、多光源实时光照、高效的无限大地形、动态天气效果、全场景法线及高光处理等次世代游戏效果,在手机平台上展现出主机游戏的画面品质。同时,为了保留原汁原味的游戏体验,《不良人》手游将忠实按照动漫剧情改编,无论是主线任务、特色副本还是人物形象都会紧贴原作,并由动漫原班人马为游戏配音,力求还原最真实的画江湖。

 

 

诚然,优质国漫IP身价看涨,但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较成熟的日本、欧美动漫仍存在一定距离。就国内游戏企业来说,对于国漫IP的概念也不应紧紧停留在吸量的表层,如何把握粉丝们的根本诉求,实现手游、动漫推广价值上的深度协同,最终实现品牌效应的双边增值,将成为国漫IP最终的突围方向。而通过2015年这一系列国漫IP手游大作的集中爆发,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找到答案。